淮南第四中学,创建于1976年,坐落在美丽的舜耕山脚下。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批煤矿基建工人子女从国家西南返回,淮南市学校规模有限,无法足额容纳,为解决这一困难,煤炭基建指挥部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筹办学校。1976年10月下旬,成立了筹备组,经过五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977年3月8日开学,建成小学、初中共九个班级,容纳学生374人。1977年12月正式宣布成立“淮南煤矿基本建设局第一中学”,毛玉枝任校长。1978年夏,第一批初中学生毕业,升入本校成立的高中部,1980年秋第一批两年制高中学生毕业。1982年底,学校的主管单位基本建设局教育委员会把原有的中学部、小学部分为各自独立的两所学校,中学部称“基本建设局第一中学”,小学部改称“基本建设局第一小学”。1984年基本建设局更名为“淮南煤矿建设公司”,学校更名为“淮南煤矿建设公司第一中学”。1986年7月矿建公司与矿务局合并,学校成建制归属矿务局管理,更名为“淮南矿务局第二中学”。1993年经矿务局教育委员会报淮南矿务局批准,学校正式确立为淮南矿务局重点中学,矿一中、矿二十五中两所学校高中部并入。矿一中校长孔庆华调任校长。1998年5月矿务局改制更名为“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学校更名为“淮南矿业集团第二中学”,主管单位由原矿务局教委变更为矿业集团中小学教育中心。2000年4月,学校经市教育局评估验收,被正式命名为“淮南市示范高中”。2004年7月1日整建制的移交到市教育局管理,同年11月学校更名为“淮南第四中学”,并于11月举行了更名揭牌仪式。至2005年春,经市编委会研究并报市委常委研究正式更名备案,按副县级单位建制。2008年4月安徽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淮南第四中学为“安徽省示范高中”。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彰显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围绕创建“市内一流,省内知名”省级示范高中的学校发展总目标,牢记“厚德求真,励志笃行”校训,传承“求真、向善、达美、成和”校风,宣扬“至爱、至严、至诚、至真”教风,塑造“自信、自立、自强、自律”学风,构建“含和蕴素,笃行务实”的学校文化,传承“严、实、精、细”的管理传统,培养具有“君子风范,工匠品质”的时代新人,学校呈现和谐文明向上的发展态势。育人成效、育人特色得以彰显,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2025年9月,淮南四中现有6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00人。专任教师219人。在职教师中高级教师91人,中级教师9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43人;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2名,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所占教师比例达35%以上。
目前,学校现拥有400米塑胶标准体育运动场地、足球场、篮排球、网球、羽毛球、风雨操场、器械训练场馆等现代化体育设施。学生宿舍9500平米,有可以同时容纳600名师生同时就餐的食堂,学校还有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等,能够保障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正常进行。学校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本科达线率连续多年位居市区第三,艺术、体育学生高考成绩大放异彩。
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礼仪教育基地、全国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国家级子课题实施单位、安徽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安徽省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安徽省教科文卫体工会先进集体、“中学考试研究会员单位、淮南市先进集体、淮南市文明单位、淮南市花园式单位、淮南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淮南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高中教育也迎来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新课程、新高考,特别是《关于新时代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提出了新时代高中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加快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淮南四中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刀阔斧,锐意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任务,加快新课程、新高考的学习研究和实施步伐, 以恢宏的气度大力构建新的发展蓝图: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生态四中;升级培养计划,建设活力四中;培育优势项目,建设品牌四中;提高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四中。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新时代的四中人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和衷共济,坚韧实干;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同心同德,甘于奉献 ,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百倍的努力,在迈向特色显著的优质示范高中的征程中谱写着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办学地址: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金家岭路。
联系方式:0554—213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