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教研 >> 家庭教育

[育才之道] 学习文化,更要学会做人

发布时间:2006-08-18 来源:本站 撰稿人:管理员 阅读:

于凡是我们的独生女儿,199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当上了北京市高考文科的“状元”,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首先应该归于国家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许许多多的老师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引导和哺育着她长大成人。

作为于凡的家长,我们为她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虽然没有想过孩子能当“状元”,但是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我们却是有信心的。最后的结果,应该说孩子对家长的回报,超出了我们对她的期望。

于凡从小在幼儿园里长大。我们是“文革”前的“老三届”,恢复高考制度后,一个读大学本科,一个读研究生。虽然精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但我们很注意挤出时间带好孩子,当她刚会蹒跚走路时,就给她买了一个小铁筒和一把小铲子。每天傍晚从幼儿园接回后,都带她和邻居小朋友一块玩铲沙子、盖房子,直到天黑才回屋。她从小很合群,与小朋友们相处融洽。当她刚刚咿呀学语时,爸爸指着马路上的汽车、路边的房子等教她念英语单词,后来就买了一套儿童英语卡片教她学。长大后,她一直对学习英语兴趣浓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上小学之前,我们送她去区少年宫参加兴趣小组活动,她很快爱上画画,水墨画、水粉画、铅笔画、国画,学得都很认真,几年下来,很有长进。为了鼓励孩子,我们多次在仅有的一间住房里拉起线绳给她举办“画展”。她非常高兴。至今,美术一直是于凡的一大业余爱好,即使在高考复习最紧张的日子里,她也时不时画张素描调节一下生活,她的不少作品被同学们“珍藏”。于凡小时候好动,4、5岁时就爱玩双杠,爸爸每天抽时间带她玩。上学后,就鼓励她游泳。尽管于凡身体比较单薄,但体育成绩一直很好。业余时间,她喜欢打乒乓球、排球,还是个高级“足球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于凡小时候,我们没有为她创造过更好的物质条件,没给她买过高档玩具,但却注意从小事一点一滴培养她自己动手、不怕吃苦、勤奋好学的品德和习惯。

一上小学,我们就注意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教师往往要求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并签字。我们认为家长只能促进孩子,不能代替孩子学习。我们对于凡讲,家长签字只是证明你按时完成了作业,不能告诉你有没有错误,你要靠自己检查。这样,于凡从不依赖家长,每次做完作业自己都认真检查一遍,进而考试时也养成了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很少出现错误。我们还要求她,每天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然后再去玩,这条她也做到了。即使家长不在家或小伙伴喊她出去玩时,她也从不动心。“做完作业再去玩”这个简单的要求,使她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以后她学习起来,一贯是精力集中,效率很高。她还能够科学安排时间,参加了许多业余活动,培养了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可见,习惯成自然,小时候的一个好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上中学后,我们已经很少在学习上再给她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了,孩子的学习基本靠学校老师抓。但孩子每天毕竟要有一多半时间在家里度过,所以家庭的氛围、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要求,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孩子慢慢长大了,家长要尊重孩子,对其合理的要求和意愿要支持,孩子有些事情处理得好要及时肯定,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帮助她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逐渐成熟起来。即使孩子有些想法不太正确或全面,也要与之平等交流,耐心听完后再心平气和地引导。

于凡初、高中都在人大附中理科实验班学习。这个班尖子多,学习基础好,风气好,成绩好。她的学习虽然一直比较好,但考试成绩也未必回回名列前茅。我们从来不给孩子提过高要求,不在考试名次上定指标,而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但她很少出现失水准的情况。有几次个别科目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我们只是提醒她把出错的地方搞明白,以后不再失误。对成绩一贯很好的科目,就鼓励她保持和扩大自己的优势。因此于凡对于考试没有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考好了,从不沾沾自喜(包括其它方面取得了成绩也从不炫耀自己);成绩不理想时,也不垂头丧气。这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素质,应该说是她高考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高考前一天,为了放松一下身心,她和爸爸一起去打了一场乒乓球。第二天,像平日上学一样,她自己骑车去考场,不让我们陪伴。第一门语文考试,发挥并不理想,但她情绪并没有波动,而是决心“以丰补歉”。后来几门确实发挥越来越好。三天高考结束后,她对我们的汇报是:“考得还行吧。”根据她以往一向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计尚未有余地的习惯,我们断定这次她应该考得不错。

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是主要任务,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对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活动,家长是应该关心和了解的。于凡性格开朗,待人诚恳,经常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她经常为住校的同学提供方便;高考前夕用了很多时间解答同学的问题;当上高考“状元”后,到手的唯一一笔1000元的“舒尔美”奖学金,主动资助了生病的同学……对此我们一贯表示赞许和支持。她很尊重老师,我们几次看见她和同学们买上鲜花去为老师祝贺生日,或去看望生病的老师。作为当过老师的我们,对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她喜欢独立思考,执著追求,认准了的事情总要想办法干出名堂。高三时学校文、理科分班,她向我们提出,想从理科实验班改学文科,说自己对文科更有兴趣。开始,我们感到这得简直是“扬短避长”,但和她反复交谈后,感到这不是她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从她三年前当上《北京青年报》“中学生通讯社”的小记者后,逐渐形成的想法。最后我们尊重了她的选择和志愿,只要求她一条:学什么就要学好。

现在于凡实现了自己考取北京大学的愿望。当她在新的起点上向人生的更高目标迈进的时候,我们希望她刻苦学习,加强锻炼,健康成长,思想更成熟,知识更扎实,努力成为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材。



联系我们 | 后台管理 | 站群系统管理帮助

皖ICP备06011661号-1    皖公网安备34040302000301号   版权所有 淮南第四中学   电话:0554-2136088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金家岭路淮南第四中学